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

夏天小跑步:誰需要米克斯小劇場

       從六月下旬至今,都在忙碌且炙熱的夏天小跑步中度過。

       改期末考卷、遞交成績、參加法語教師研習課、舉辦「行影不離」旅人分享、監督門窗安裝、颱風過後去屏東看小吉米漫畫展、在雨神高度賞賜之下欣賞左營環境史詩大戲「見城」、二度跑高雄參加藝術治療課,以上皆是個這陣子的生活流水帳。

        接下來,八月初要舉辦「老房子說故事」分享會,以及受邀去台北參加「臺灣故事島」的故事沙龍座談。不知道這樣的南北奔跑,是否還能夠在期限內,把手邊的劇本完成?作為一個戲劇創作者,實在不該給自己太多的藉口。畢竟,我寫作,故我在!

        米克斯修繕至今,終於要進入最後階段。雖然,還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完工是哪一天,可是,米克斯小劇場的第一場戲劇演出,卻已經預定在十一月下旬展開。接洽米克斯X團(暫且先賣個關子),即將帶著他們的作品巡迴臺灣各地。我很感謝他們看上了米克斯老屋的潛力,但是也因為這股時間逼迫的壓力,我們更得督促自己要早日完工。

        這將不只是一場表演,演完之後還有一場講座。但是,這場講座不是編導演的創作分享,而是圍繞著在地議題的講座。主講者會是我,而為了準備這場講座,我必須爬梳米克斯返鄉創作/創業的心路歷程。如果要更密切回應在地創作這件事,又不得不回到戲劇創作的本身。到底從2013年創作「家在北緯23度半」之後,我的寫作路線如何發展?創作者該如何尋求資源,製作發表自己的作品?嘉義市第一個立案的小茶壺兒童劇團,經過二十年的耕耘,宣告今年解散。這裏頭的問題出在哪裏?撇開嘉義市的音樂廳與嘉義縣的表演藝術中心不談,嘉義市作為一個欠缺實驗劇場的小城市,米克斯小劇場該如何安排日後的演出?

       在繼續寫作、參加比賽、申請補助的這條路上,米克斯該如何乘風破浪?勇往直前?
       最後,請告訴我誰需要米克斯小劇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