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女僕」讀劇工作坊的成果發表,在讀劇演員的努力,以及熱情觀眾的捧場之下,終於圓滿地落幕了。「女僕」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劇本,在短短的一個月內,我們從劇本分析、角色試讀、融入情緒、走位與動作,最後在觀眾的面前呈現了一個階段性的讀劇演出。
事實上,工作坊的學員很認真地希望可以有更好的呈現,於是在演出前一週,還一起去員林演藝廳,觀看楊景翔演劇團的「女僕」演出。作為工作坊的指導老師,雖然看過許多版本的「女僕」,最後也決定去欣賞這個由波蘭人飾演女主人的版本。在演藝廳的舞台上,呈現的是一個巨大的溫室蘭花園,嬌豔的蘭花在階梯式的架子上排列成兩排,另外也有些蘭花懸掛在空中,或是放置在左右舞台兩側。女僕們細心地呵護著蘭花,她們如同這個溫室中的花朵,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空間,只能不斷地透過扮演遊戲,宣洩內心的憤恨與不滿。她們的怒氣來自所處的社會階級,來自一個被壓迫的奴僕身份,以及無法改變的生活現狀。然而,扮演的過程卻也留下許多破綻,讓回家的女主人洞悉女僕們的詭計。金髮的女主人身材十分高挑,但是口語表達仍有待加強,由徐堰鈴飾演的女僕蘇朗芝,口齒清晰,收放自如,表演水準無話可說。由蔡俏玲飾演的克萊兒,刻意模仿女主人的外國口音,令人覺得莞爾一笑。也許是從這場演出中,獲得了些許的啟發與靈感。讀劇工作坊的學員,看完戲回來後,更賣力投入讀劇的準備工作。
「女僕」讀劇發表會當天下午,「凡尼亞舅舅」讀劇表演工作坊,剛好在米克斯老屋劇場舉行。在陳佳穗老師精彩的示範,以及學員輪番上台演練「凡尼亞舅舅」的對話過程中,讓我們更了解讀劇的舞台魅力,以及劇作家契可夫筆下的角色關係與其戲劇觀。陳老師爽朗的笑聲,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,滋養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表演藝術的熱愛。參與「凡尼亞舅舅」的多位學員中,其中有四位學員正是「女僕」的讀劇演員。相信這一堂陳佳穗老師帶領的讀劇工作坊,讓他們更了解自己該如何做好讀劇演員的基本功課。然而,時間還來不及消化下午所學的一切,晚間讀劇演出的挑戰即將要開始。
當晚的「女僕」讀劇演出進入演後交流的時刻,在場的觀眾們,給予讀劇演員許多正面的回饋與鼓勵。尤其是資深的劇場工作者詹慧玲老師,她因為帶兒子來參加下午的「凡尼亞舅舅」讀劇表演工作坊,所以留下來欣賞晚上的「女僕」讀劇。她對演員提出了一些關鍵性的問題,例如為何要參加讀劇工作坊?只是為了讀劇給觀眾聽嗎?還是期望自己未來朝演員之路前進?在場的演員,雖然沒有直接回答這些問題,卻也或多或少分享了自己參與讀劇工作坊的心得。作為工作坊的推動者,米克斯老屋劇場非常樂見台上台下的良性互動,經此一役,也覺得自己收穫頗多,讓人重新思考下一步如何走會更順暢。
最後,感謝大家的支持與肯定,米克斯老屋劇場會繼續推動更多的戲劇工作坊,讓年輕的戲劇愛好者,可以獲得更多學習與成長的機會。在接下來的十二月,我們將舉辦「紀實戲劇」工作坊,並且以劇作家汪其楣老師的作品《青春悲懷—台灣愛滋戰場紀實戲劇》當作討論的文本。除了愛滋話題,也將延伸到相關的社會議題探討(例如:特殊(罕見)疾病、新住(移)民、性別認同與騷擾等)。透過紀實書寫與改編創作的角度,我們將進行編劇、讀劇表演等綜合性的戲劇工作坊。最後,在成果發表的時刻,所有的觀眾將成為這個「紀實戰場」上的見證者。因為有觀眾們的陪伴,議題中涉及的真實人物,將不再是黑夜裏,獨自躲在牆角孤軍奮鬥的一個人。來自遠方支持的力量,將默默成為他們的後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