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即將進入尾聲,劇本創作工作坊成果發表,也圓滿結束了。這次在米克斯老屋劇場呈現的作品,是工作坊學員改編「阿嬤的碗公」,以及「戲說布袋東港」精華版的內容。前者改編自繪本故事,以「碗公」這個象徵圓滿、家庭日常生活的物件,串連起台灣現代史上最深刻的歷史傷痕。後者從布袋東港社區長輩口述訪談的過程,改編成為富含地方風土紋理的劇本。由於這兩齣戲皆使用大量的台語,更讓人不得不承認,在深耕地方戲劇的過程中,越是屬於地方的故事與情感,越得回到地方性的語言,才能更加觸動人心。
回想起「戲說布袋東港」田野調查的過程中,我們隨著長輩們的口述回憶,進入當地的農漁產業文化。許多在地知識與歷史軌跡,因為長輩們的現身說法,頓時活躍了起來。2020年「戲說布袋東港」即將進入第二年的田野調查工作。我們將從地方信仰出發,結合鄉野傳說,讓長輩們透過「扮仙」的過程,重新去看待自己生活中的社區與人事物。期待這條社區營造與村落文化探索之路,可以慢慢地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。
另外,期望能夠為2013年發表的作品「家在北緯23度半」寫下續篇。關於返鄉青年的未來,似乎也回應到我們在米克斯藝術空間的營運上所面臨的問題。我們該如何定位自己?如何實現回鄉圓夢的理想?這些提問促成新劇本的醞釀,也期許創作的力量,引導我們找到生命的另一個出口。
最後,祝福每個人都能在新的一年,找到實現自己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