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

故事劇場的二三事


108年開始執行的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樂齡劇場初階培訓,我們從田野調查出發,將長輩的生命故事改編成為劇本,並在社區對外舉辦的「彩頭文化祭」,讓故事的主人翁親自上台說演各自的生命故事。舉凡前東港五分車站的回憶,糖廠的甘甜滋味,運轉不停的魚塭馬達,都成為長輩們說書的題材。從《戲說布袋東港》的推動過程,我們看見故事劇場的發展,不僅能爬梳地方文化記憶的軌跡,更因為連結起地方祭典與社區小旅行,進而吸引外地民眾到社區探訪。

109年初,儘管新型冠狀肺炎的疫情日益嚴峻,我們仍然決定另外招募素人演員,擷取原故事的精華,前進草草戲劇節搬演精簡版的《戲說布袋東港》。隨著演出的結束,嘉義縣府提高防疫規格,宣佈禁止社區關懷據點舉辦青春活力課程,原定第二年度的《神明說布袋東港》社區劇場人才培訓計畫被迫延後。這幾個月來,我們只能各別拜訪長輩,繼續收集地方信仰與聚落發展的故事。期待縣府宣佈據點解禁之後,就能立即展開課程。
在這段沉澱的日子,思索著如何擴大社區劇場演出的影響力,我們決定將工作坊的對象,除了原先的布袋東港社區長輩,也邀請所以有興趣的老中青年朋友,加入劇場培訓的行列。在此我們歡迎更多熱情的朋友,一起打造社區劇場的舞台。

地方故事劇場表演,是否因為結合社區祭典與小旅行,能夠進一步帶動地方創生的可能?當社區產業經濟逐步發展,故事行銷與包裝也當然不可或缺。神明看社區,除了守護地方,防疫除厄,如何藉由第二年度的培訓主題,凝聚地方共識,讓社區長輩更為活躍有自信。從神明信仰出發的故事創作,如何結合社區文史,讓長輩們享受劇場表演的樂趣。這一切都是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啊 

1下港護安宮李府千歲聖誕
2草草戲劇節搬演《戲說布袋東港》
3前往碼頭迎代天巡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