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

從前有一個米克斯空間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 Il était une fois un Mix Art Center

        從前,有一座人口老化非常嚴重的小城。有一天,一個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的招牌,突然在一間店的門口亮起來。由於招牌的字體太藝術性,加上看不懂的英文字,所以經過這間店面的騎士與路人,幾乎是一臉困惑,只想趕緊離開,沒有人願意真的走進去。縱使遇上紅燈,必須稍作停留,過路客頂多是對著店外的小叮噹布偶指指點點,或是看著櫥窗內擺放的電視螢幕發呆。一旦看似有人要開門走出來的樣子,所有過往的車流,沒有人不是立即駛離,甚至加速落荒而逃。
 
        有一天,一個住在附近的少年,不顧家人的警告,就這樣大辣辣地走進這間來路不明的怪店。少年的父親躲在店外觀望,由於少年遲遲沒有離開,最後,父親著急了,只好硬著頭皮打開大門。在家中等待的母親,發現父子倆遲遲未歸,只好上門找人。當母親走進店內,卻發現父子兩人與老闆夫聊得正起勁,以至於忘了時間。

       他們究竟在聊些什麼?這間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究竟在販售什麼奇怪的東西?

       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的所在地,一開始是間腳踏車店。那時候的台灣,腳踏車是普及的交通工具。當腳踏車的需求增加,也等於是國民的消費能力提高。換句話說,腳踏車店的生意興隆,可說是地方經濟繁榮的指標。後來,隨著素食人口的增加,這裏輾轉成為一間素食早餐店。又過了幾年,也就是現在,突然變成一間沒人搞懂的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。在這個民生南路與興業西路十字路口,對面賣水餃,斜對面賣果汁,右邊隔壁修機車,左邊隔壁的隔壁賣麵。大家都是民生必需品只有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,跟別人不一樣。他們賣甜點咖啡,也賣藝文活動與法語課程。由於跟周遭的社區生態格格不入,這裏經常門可羅雀。老闆夫雖然樂觀,也會懷疑這樣究竟還能支撐多久?畢竟,老闆是法國來的新住民,老闆娘是鮭魚返鄉的在地人兩人共同理想,是將他們所熱愛的藝術文化,分享給小城市的居民。只是在藝術活動不甚發達的小地方,這樣的想法不但是曲高和寡,說穿了,也是知音難尋啊!
 
        少年的父母聽了這故事,頓時一臉茫然,不知該如何反應。
        少年反倒是指著在一旁酣睡的店貓:「牠是你們撿來的流浪貓嗎?」
        眼前的美短虎斑,叫做卡琳,是這裏飼養的第二隻貓。在這之前,有一隻名叫小白的貓咪在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還在整修的階段,就悄悄地進駐了。小白是隻被遺棄的家貓,對人沒有戒心。來到工地狀態,沒有門禁的米克斯,倒也自得其樂,過著半放養的日子。只是有一天,喜愛在屋頂與戶外走跳的小白,沒有再回家。老闆夫張貼尋貓啟事,好幾個月過去了,也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漸漸地,他們放棄了等待,前往動物保護協會,領養了憂鬱的卡琳。這隻貓之前的主人過世了,所以卡琳成為待養的孤兒。來到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之後,她展開全新的生活。替這裏招攬更多的顧客,也成為她首要任務。
 
        聽完米克斯空間的故事,少年點點頭,撫摸著卡琳。少年看著自己的父親:「我可以說自己的故事給他們聽嗎?」

父親:「沒關係,我相信他們可以理解你的想法。」

少年:「我告訴你們,我為什麼走進這裏,我想知道這裏是什麼地方。其實,我也跟你們一樣,覺得自己跟外界有隔閡。我曾經是一個台灣教育體制的逃兵。我很不喜歡我所面對的升學制。我總覺得學校的生活既沉悶又單調每天老師都在趕進度,考試看是誰的腦容量大,可以吞下去的東西比別人多。一個人的成就,最後只能用成績來決定。我受不了這樣的環境,我想去美國,去了解別人的教育是怎麼一回事。後來,真的去了那邊的高中,當了一年的交換生。那邊的課程安排,除了既定的學科,還有許多活動。因此,我參加了好幾個社團。一開始,我還不知道怎樣跟美國人相處,後來我花了幾個月,才慢慢適應那邊的社交模式。現在回想起來,還真是酸甜苦辣,點點滴滴在心頭啊!」
 
老闆娘:「原來你是個放洋的孩子,所以比別人更有勇氣。難怪你對我們感到好奇,想知道我們在賣些什麼東西,對不對?」

少年:「是啊!我沒辦法壓制我的好奇心。」
 
父親:「這個孩子就是這個樣子,請您千萬別見怪!」

老闆娘:「不會的,這樣反而是好的。有勇氣的人,可以看到跟一般人不一樣的風景。」

母親:「不好意思,插個嘴。我們打擾您太久了,我們該離開了。」
 
父親:「是啊!差點都忘記時間不早了。」
 
少年:「謝謝你們,我今天收穫多,我改天還要再來這裏。」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老闆夫婦送客之後,拉下鐵門,結束這一天的工作。

     「米克斯Mix Art Center」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們想像別人如何看待我們。他們的觀望與再觀望,相對於我們的等待再等待。在這樣日復一日的定律,我們可以如何改變,讓別人走向我們,讓交流可以發生。這是我們正在發生的故事一切還在進行中。過程如何發展,將由你們來決定。

 

沒有留言: